丹麦英格兰战争:丹麦的历史

  • 时间:2023-11-21 11:46:50|
  • 来源:网络转载

今日快讯: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丹麦英格兰战争♊(丹麦的历史),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求英格兰和苏格兰战争历史为什么侵略

1、罗马帝国衰落以后,来自北方的部落一次次地南下侵扰不列颠,甚至直抵伦敦城下。407年,一位名叫君士坦丁的将军带着不列颠的兵团前往大陆企图争夺帝位,此后罗马军队再也没有返回英伦三岛。岛上罗马化的不列颠人匆匆组织起自己的管理机构和防务,以抵御那些从未被罗马征服过的北方同胞。450年前后出现了一种新敌人:来自易北河口和丹麦南部沿海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这三个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岛登陆并定居下来,一方面掠夺不列颠人为奴,另一方面与这些被征服者一再混血通婚,形成了变化无穷的血统组合,最终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集团:盎格鲁-撒克逊人。

2、到公元七世纪,在不列颠群岛中部和南部形成了七个盎格鲁-撒克逊王国:诺森布里亚、默西亚、东盎格利亚、埃塞克斯、苏塞克斯、威塞克斯和肯特。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和吞并、联姻和继承--中间杂以丹麦人的大规模入侵,位于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国逐渐强大起来。973年,在彻底驱逐了丹麦人势力、吞并了不列颠岛中部的"丹麦区"后,威塞克斯王国的埃德加国王在古罗马人留下的温泉疗养胜地巴斯举行了一次隆重的加冕典礼,后世认为这标志着统一的英格兰王国的诞生。

3、那些不肯屈服于盎格鲁-撒克逊统治的不列颠人逐渐向不列颠岛的西部、西南部和北部后退,前两者与原住民结合,形成了后来的威尔士人和康沃尔人。向北撤退的不列颠人来到"哈德良长城"以北的地区,和北方同属凯尔特族的皮克特人融合,慢慢形成了后世的苏格兰人。大约在公元840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成为苏格兰南方势力最强大的首领。他于847年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从而创建了苏格兰的第一个朝代--阿尔巴王朝。但是比起南方的英格兰王国来,这时的苏格兰王国更像是多个部落的聚合体。直到十一世纪时,苏格兰才演变为英格兰那样的封建国家。

4、1018年,苏格兰王国击败诺森布里亚王国,夺取了其北部的洛锡安地区。此举对后世苏格兰的发展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把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边界固定在现今的位置,而且还使得苏格兰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凯尔特人国家。盎格鲁人已经在洛锡安地区居住几百年,这里被并入苏格兰后,成为整个王国土地最肥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也坐落在这里。由于这些重要的地位,盎格鲁人所使用的语言--一种和英语极其相似的日耳曼语--开始在苏格兰南部地区广泛流行,演变为今日的低地苏格兰语(Scots)。苏格兰吞并洛锡安地区后,开始受到南方封建势力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个诸侯集团,他们与英格兰贵族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两国都有大量的地产。罗伯特·布鲁斯在约克郡有9万英亩土地,他的政治对手约翰·巴里奥尔在英格兰和诺曼底都拥有土地。

5、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之后的两百年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尔因苏格兰干涉英格兰内政而有所中断。两国之间有一大条荒僻沼泽地带阻止它们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兰来,苏格兰较为贫穷,它离欧洲的商业中心更远,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烟稀少的部落地区。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经常联姻,嫁到爱丁堡的英国公主将欧洲贵族文化传到了苏格兰。

6、阿尔巴王朝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的女儿死后,十几家苏格兰贵族开始争夺王位。这些诸侯大多在英、苏两国同时拥有土地,因此请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爱德华支持约翰·巴里奥尔的要求,同时宣布自己为苏格兰的宗主。但是苏格兰贵族随即组成了一个由12人组成的议事会,基本架空了约翰的权力,并向外寻求盟友。

7、1295年,苏格兰贵族代表秘密地与法国签订了同盟条约,即"老同盟"(Auld Alliance)。爱德华一世在翌年废黜了巴里奥尔,让苏格兰贵族对他宣誓效忠,并将历代苏格兰国王加冕的"斯康石"运回了伦敦。1297年,一个小贵族威廉·华莱士发动反抗,召集起一支由农民和市民组成的军队,在斯特灵会战中击败了英军。1298年爱德华率军亲征,在福尔柯克会战中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此后十年间,苏格兰几乎完全被英格兰吞并。

8、1307年爱德华一世死后,罗伯特·布鲁斯重新发起反英战争,并被苏格兰贵族们认可为新的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战役中打败英军,苏格兰重获独立。但是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后,英王爱德华三世又支持王位觊觎者爱德华·巴里奥尔,重新入侵苏格兰,年仅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和12岁的琼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妹)被迫流亡法国。不过,不久之后英法百年战争开始,英王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部队,并将全部财力用于对法战争,对苏格兰的控制也逐渐削弱。1357年英苏两国签订和约,英格兰承认大卫二世为苏格兰国王,条件是对方支付高额的赎金。

9、苏格兰战争是英国最后一场中古类型的战争,也就是单纯的侵略土地的战争,作战目的在于扩大英王和诸侯的领地。但百年战争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虽然在表面上仍然是中古式的征服战争,但战争的真正目标在于商业:对于英格兰的商业来说,苏格兰没有什么重要性,而对于英格兰商业非常重要的两个区域都在法国,一个是羊毛业中心佛兰德地区,一个是盛产酒、盐和铁的加斯科涅地区。

10、百年战争反映的是英格兰商业资本的兴起,而苏格兰战争反映的是苏格兰的停滞。此后英格兰虽然不再企图征服苏格兰,但是双方仍然在进行着长期的非正规战争。这种战争把英苏国境两旁的广大地区化成一片荒野,使得苏格兰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趋于停顿。当英格兰的中古封建制度在百年战争中急剧衰落时,苏格兰仍不能摆脱封建贵族势力的影响。

11、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后,由其外甥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开创了历代苏格兰王朝中享国最久的斯图亚特王朝。斯图亚特这个姓氏来自苏格兰的一个世袭贵族职位--"王室总务官"(High Stewart)。这是一个权势与国王不分轩轾的大贵族,苏格兰还有不少这样的大贵族,比如"黑道格拉斯家族"(今日苏格兰最大的贵族汉密尔顿公爵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代)。

12、斯图亚特王朝各位君主都曾经试图削弱贵族的权力,增强王权,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大多数国王都是幼年登基:詹姆斯一世12岁,詹姆斯二世7岁,詹姆斯三世九岁,詹姆斯四世15岁,詹姆斯五世和詹姆斯六世都是1岁就成为国王。这就势必要由王太后和大贵族组成摄政会议,来代行王权。

13、除了贵族之外,苏格兰长老会也是一个权力极大的最高宗教裁判会议,地位有些类似于英格兰的议会,但经常与国王发生冲突。在英格兰,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使得教会隶属于国家,而在苏格兰,有时国家似乎完全隶属于教会。

14、在外交方面,苏格兰王国延续了与法国的"老同盟"关系,但是国王和大贵族经常与英格兰联姻。詹姆斯一世娶了英国大贵族萨默塞特伯爵的女儿琼,詹姆斯四世则娶了英王亨利七世的女儿玛格丽特,两人所生的儿子詹姆斯五世及其后代从而拥有了英格兰的王位继承权。

15、詹姆斯五世在1542年去世。他虽然有几个私生子,但合法的孩子只有去世前一个星期生下来的玛丽·斯图亚特。弥留之际的詹姆斯五世听说这一消息后,曾喃喃地说:"因女孩来,自女孩去",意思是斯图亚特家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也将由自己的女儿送给他人。

16、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安排下,英苏两国在1543年签订了《格林尼治条约》,规定玛丽将来嫁给英国王子爱德华——也就是爱德华六世,英格兰和苏格兰将组成联盟。如果两人没有后裔,则该联盟自然解体。但是苏格兰教会拒绝批准这个条约,于是亨利八世对苏格兰开战,萨默塞特公爵率领军队攻打爱丁堡,试图抓到玛丽。5岁的玛丽先被藏到斯特灵城堡的密室中,然后被匆匆带到法国,在那里与3岁的法国王太子弗朗索瓦订婚。

17、无论是历史上,或在英剧《都铎王朝》中,亨利八世都是不折不扣的暴君,但正是他的所作所为让都铎王朝与斯图亚特王朝在日后实现了的“王朝联合”。

18、此后十几年中,苏格兰王太后玛丽·德·吉斯凭借一支法国军队的援助统治着苏格兰,如同法国的一个行省。苏格兰的天主教徒拥护法国的统治,新教徒则逐渐采取亲英的立场--英格兰的新教如何有利于贵族阶层,许多苏格兰贵族都有机会观察过,于是他们纷纷加入新教。1559年苏格兰爆发内战,翌年信奉新教的苏格兰贵族借助英国陆海军的帮助,把法国军队赶了出去,并把新教定为苏格兰国教。

19、法王弗朗索瓦在1560年去世,守寡的玛丽女王(就是上文那位5岁被送往法国的玛丽·斯图亚特)随后返回苏格兰,并与表弟亨利·斯图亚特结婚,在1566年生下了继承人詹姆斯六世。然而她第二年就因被怀疑与情夫一道谋杀自己的丈夫而遭废黜,被迫逃亡到英格兰,把自己的独生子留给了一群苏格兰新教贵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是玛丽的表姑,她惧怕玛丽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以及继承英格兰王位的资格(按照罗马天主教会的规定,亨利八世离婚后和第二个妻子所生的伊丽莎白是私生女),把玛丽囚禁了18年之久,最终以"叛国罪"将其处决。

20、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都铎王朝传下来的直系血胤至此终结。由于亨利八世处决了大量有王族血统的贵族,因此当时只剩下两个合法的男性王位继承人,一个是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他的母亲是英王亨利七世长女玛格丽特与詹姆斯四世的孙女;另一个是赫特福德伯爵的儿子爱德华·西摩,他的母亲是亨利七世幼女玛丽与萨福克公爵的外孙女。尽管亨利八世在遗嘱中规定伊丽莎白的继承人是萨福克公爵家族,但是伊丽莎白却坚持长幼有序的原则,指定信奉新教的詹姆斯六世为自己的继承人。詹姆斯统治着一个很穷的国家,他自己也没有多少钱,因此对富庶的英格兰一直垂涎三尺,所以甚至当伊丽莎白处决了他母亲后,也只是稍微抗议了一下而已。

21、1603年4月,经过一系列紧张的政治斗争和讨价还价,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被英格兰议会迎立为英王詹姆斯一世,他起身离开爱丁堡的圣十字宫,前往伦敦,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王朝联合"(Union of the Crowns)时代开始了。这个名称意味着两国仍然是各自独立的王国,只是共奉斯图亚特家的君主为国王而已。两国仍然有各自的议会、法律、军队和税收。唯一作出改动的是两国的国旗:1606年詹姆斯国王下令把英格兰的白底红十字圣乔治旗与苏格兰的蓝底白十字圣安德鲁旗合而为一,也就是今天英国米字旗的前身。

如何解释英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

如何解释英格兰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

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惨败后,英格兰军队返航回国,几乎没有人想到会再次发生冲突。然而,十年还没过去,英格兰便再次陷入了一场内战之中,而这场战争重塑了英格兰的统治精英。

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国王亨利六世隐退养病,由他的几个最信任的盟友摄政。一段时间之后,亨利六世身体康复,但这些顾命大臣都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而且想得到更多的权力。1455年5月,觊觎王位的约克公爵理查向圣奥尔本斯进军。第一次公开冲突在此展开,红白玫瑰战争爆发。

如何解释英格兰历史上这一最著名的战争?这场风暴是怎样到来的?

一些学者注重针对历史长期的解读,常常将沉重的历史责任归咎于爱德华三世(EdwardIII)发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让英格兰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因此,财政困难的君主不得不向贵族做出过多的让步。

最糟糕的是,据说爱德华曾表示允许扩大历史学家所谓的“建主义”,与较古老的统治模式不同的是,社会的领主附庸关系不是以授予土地保有权为核心的,而是以一种通过经济手段而形成的契约制度结成的主从依附、效忠关系。这种模式对于招募军队非常有效,但却存在着固有的风险。

贵族可以武装自己的家丁,如果发生民间纠纷,这些人也可能造成严重破坏,而效忠也可以买卖,因为效忠是个人行为而非世袭行为,因此,公共秩序不断受到威胁。

这种统治模式的最终结果是,君主制不断受到削弱,因为君主制会在“过分强势”的臣民的阴谋诡计下变得越来越不堪一击。因此,会出现约克公爵理查或造王者沃里克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也不足为奇,因为他们能够决定国家的命运。

但这种看法却遭到反驳。应该承认,在战争与和平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变态封建主义”(如果我们还接受这种说法的话)都运转得很好。贵族们通常与君主一样渴望分享某种程度的政治平衡。

英国历史学家麦克法兰有句名言:“只有无能君主才会惧怕‘强势大臣’。”事实上,王权并没有受到致命的伤害,诸如议会和普通法之类的许多制度仍然运转良好。然而,正如麦克法兰所言,一直以来,一切都取决于执政君主的性格和能力。那些导致玫瑰战争爆发的事件当然也会证明这一点。

爱德华三世可能并未破坏英格兰君主制的结构完整性,但爱德华三世的子女确实非常多,他们的后代导致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王朝争夺战。1399年,爱德华三世的孙子、冈特的约翰之子亨利·博林布鲁克篡夺了爱德华三世之孙、黑王子爱德华之子理查二世的王位,称为亨利四世。

从很多方面来看,亨利四世早期的统治时期内外交困,举步维艰。据说,理查二世是名暴君,他贪得无厌、专制武断,亨利成功夺权几乎完全是因为他会是一名更可靠的统治者。亨利一上台,便连忙承诺限制苛捐杂税,但同苏格兰的战争等政治环境却成为减轻税收负担路上的绊脚石。

这一点从他在1399年至1404年换了不少于六位皇家司库中可以明显看得出。由于潜在的竞争者都对英格兰王位虎视眈眈,加之理查二世的大量前盟友心怀不满,英格兰越来越有一种强烈的幻灭感,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很快,抱怨声便为更紧迫的威胁所取代:欧文·格兰道尔在威尔士举兵造反,亨利·霍茨波的阴谋和斯克罗普大主教的叛乱,等等。不难看出,兰开斯特王朝的君主制具有潜在的脆弱性。到了亨利五世,情况很明显已得到显著的改善。亨利五世是位更有活力的国王,执政初期便镇压了骚乱且恢复了王室的财政,并因击败罗拉德异端而赢得赞誉。更有利的是,他在法国的军事战役接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如阿金库尔战役和1417年至1419年的诺曼底征服。因此,到1420年,亨利五世顺利地成为法国国王查理六世的继承人。

然而,进一步观察后,我们便会发现,亨利五世的遗产却明显给其继任者亨利六世带来了很多不幸。即使是同时代的人,都想知道亨利五世在法国的冒险经历是否更多取决于个人野心,而非其杰出的治国才能。这种野心是否有可能征服敌人,或者他是否引发了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并且给继任者带来了无法承受的经济负担?尽管亨利六世将面临这一问题,但很明显,在他继承王位的那一刻,他还无法胜任这项任务。对兰开斯特王朝来说,选择一个9个月大的婴儿作为国王是十分冒险的,但好在当时并未出现什么严峻的挑战,也无其他选择。

亨利实现了英格兰历史上最长的“少数决定原则”,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这一事实表明:君主制并不像某些人所想的那样脆弱。然而,不幸的是,历史证明,亨利六世仍然是一个充满缺点、十分倒霉的君主。许多历史学家指出,亨利六世的缺点正是导致玫瑰战争最有说服力的直接原因。

在亨利六世的“少数决定原则”之下,王室内部的怨恨和敌对情绪为将来的事件埋下了伏笔,护国公格洛斯特公爵汉弗莱、贝德福德公爵(和格洛斯特公爵一样,也是亨利五世的兄弟)和温彻斯特主教亨利·博福特之间经常发生争执。同时,15世纪20年代,与法国的战争还在持续发酵,但由于圣女贞德的出现,法国的君主政体越来越咄咄逼人。

后来查理七世加冕为法国国王,到1435年,法国与英格兰的前盟友勃艮第王国签约。这次签约终将成为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战争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正是在这一时期,亨利六世开始在英格兰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显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军事天赋,也从未率兵远征法国。在国内,亨利六世似乎一直在不作为和亲政之间游移不定;尽管不该把亨利六世当作傀儡,但他却任由其顾问之间滋生不健康的派系之争。这些党羽有很多都是成天围绕在国王身边谋取私利的人。

尽管如此,维持一个和平政权的共识依然存在,因此,15世纪40年代,贵族内部的地方纷争成功地得到了平息。然而,从前线的角度来看,亨利六世的统治确实很糟糕,与法国开战代价十分昂贵。更有甚者,亨利六世喜欢别人阿谀奉承,也需要确保各郡效忠自己,因此,会滥发礼物和奖赏。故此,国家财政困难持续恶化。

在亨利掌权之前,王室的财务状况就已经不佳,1433年,王室债务已达到16万英镑,却仅靠年收入6万英镑来维持平衡。到1449年,亨利的债务额达到惊人的37.2万英镑。到15世纪50年代初,王室收入缩至每年仅4万英镑,只有14世纪90年代理查二世时期所获得收入的三分之一。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活生生地破坏了君主制的稳定。15世纪40年代中期,亨利六世找到了一种和平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他与法国安茹的玛格丽特的联姻),但1449年战争又重新爆发。

诺曼底失陷。1453年,加斯科尼的失陷给了英格兰最后一击。两地的失陷严重影响了英格兰的士气,诺曼底的失陷、英格兰的经济困境及对国王身边顾问越来越多的批评声,最终导致了民众的普遍不满。许多人认为亨利身边的顾问萨福克公爵威廉·德拉·波尔最危险,国会弹劾了他,将其放逐。波尔于放逐途中被谋杀。同年,即1450年,约克公爵理查未经许可擅自从爱尔兰返回,迅速成为焦点。亨利并不信任约克公爵理查,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形成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几乎造成直接的冲突。事情总会自行解决,但很明显,约克公爵在宫廷中的影响力,尤其是约克公爵与萨默塞特公爵埃德蒙·博福特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可能扰乱全国政局。

也许只要再有一个导火索——一个短期原因,就能加剧英格兰业已形成的紧张局势和内部敌意,将英格兰推入公开的内乱与分裂中。1453年,亨利六世因精神病而完全崩溃,导火索终于出现。

丹麦英格兰战争♊(丹麦的历史),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列表

女排赛程表一览2♎022==>>2022年中国女排世锦赛赛程表

女排赛程表一览2♎022==>>2022年中国女排世锦赛赛程表

2022年女排锦标赛赛程表1、今年的女排世锦赛将于9月23日至10月15

皇家马洛卡足球俱乐♈部==>>皇家马洛卡足球俱乐部的球队历史

皇家马洛卡足球俱乐♈部==>>皇家马洛卡足球俱乐部的球队历史

西班牙“皇家”球队有哪些1、西班牙“皇家”球队有:皇家马德里、

南非世界杯16强名单==>>求南非♏世界杯16强对阵表

南非世界杯16强名单==>>求南非♏世界杯16强对阵表

世界杯十六强队伍名单1、巴西30%(不用说,每届都是大热门!)2、德国25%

足球赛事直播表2020==>>足球直播表(即时更⛺️新的比赛时间和频道信息)

足球赛事直播表2020==>>足球直播表(即时更⛺️新的比赛时间和频道信息)

直播足球赛事的频道有哪些摘要:足球直播是为了方便广大足球迷,如意

加蒂获得西雷亚公平竞赛奖:对于我来说,西雷阿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加蒂获得西雷亚公平竞赛奖:对于我来说,西雷阿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12月5日讯 在今天举行的金童奖颁奖典礼上,尤文后卫加蒂获得了西雷